• 国内首批高铁接触网检测车

  • 晚霞中的大秦铁路

  • 世界首台220kV超低损耗卷铁芯节能型牵引变压器

  • 世界首台JDA-3000数字化牵引变电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友情链接

新闻动态 [<<返回列表]

成都日报报道中心标志性成果“高铁供电综合监控系统”
2014-05-07

成都日报5月7日发表文章《中国轨道交通“原点”:西南交大》,文中重点介绍了中心标志性成果——全球监测测算点最高的高铁供电综合监控系统:

800公里高铁供电 一套系统全面监控

高铁供电系统是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动力源泉,高铁故障常常都绕不开“供电安全”这个关口。如何保证高铁的牵引供电系统正常运作?如何在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在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维荣教授看来,综合监控可以说是其首要保障。

以往用于普速列车的供电监控系统,毋庸置疑已经不能满足高铁的需要。这时,我国第一套高铁供电SCADA综合监控系统在西南交大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诞生。今年1月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这套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位于研究中心大楼二楼的研究室内,记者看到大型服务器机箱整齐排列,闪烁的电脑屏上所显示的数据指标,正是在测试系统运行情况。这就是一整套监控系统研发测试平台。陈维荣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率先运用了云计算技术,对列车运行状况、高铁牵引变电所和沿线开关设备状态、电流电压状况、风速温湿度等气象条件等,通通都能监控到位。一旦高铁列车出现供电故障,系统第一时间就能做出反应,进行故障定位和指挥应急处理。“以前都需要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和变电所工作人员打电话沟通,一般供电故障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处理完成。现在最快一分钟就能解决,让列车重新正常运行。”

如今,该系统完全能满足我国300km及以上的高时速、3至5分钟的发车高密度、16编组的高铁运行要求以及全新的供电方法,不仅填补了我国在高铁供电监控技术上的空白,更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在日本、法国等地,高铁监控系统的监控规模也只是约50万点,而我们自主研发的SCADA系统,能够满足150万点的监测规模。”陈维荣解释说,监测点数的增加,带来的是监控指标更充分、反应速度更快、定位更加精确,毋庸置疑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而且在全长1400多公里的京沪线中,由上海铁路局管辖的近800公里高速铁路只需要1套系统,就能将供电系统的方方面面“一网打尽”。

陈维荣告诉记者,这项成果已经成为了保障我国超过1万公里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营的核心装备,成果的调度系统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100%,这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来源:成都日报5月7日http://www.cdrb.com.cn/html/2014-05/07/content_2044300.htm